加弹工艺概述加弹工艺原理 纺丝生产出来的预取向丝(POY)一般不直接用于织造,必须经后加工处理后方可使用。加弹的工作就是以POY为原料,通过拉伸和变形处理,使POY转变成为物理性质较为稳定,可直接用于织造的拉伸变形丝(DTY)。 由POY至DTY的变化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,是在拉伸变形机上实现的,拉伸变形机的丝路顺序如下: POY原丝筒→(预网络器)→**拉伸辊→**热箱→冷却板→假捻器→(张力探测系统)→第二拉伸辊→主网络器→(辅助拉伸辊)→第二热箱→第三拉伸辊→上油系统→卷绕系统 原丝自**拉伸辊(喂入辊)喂入后,受到第二拉伸辊的拉伸,同时受到自假捻器传递过来的加捻作用,随即进入**热箱。丝条在拉伸力、假捻扭转力和热的作用下发生拉伸变形、热定型等变化。当丝条出第二拉伸辊后,即完成拉伸变形过程,纤维具有一定的强度、伸度和蓬松性。为了降低丝条的内应力,将第二拉伸辊出来的高弹丝输入第二热箱进行补充热定型。由于第二拉伸辊与第三拉伸辊之间有一定的速度差距(超喂),使丝条在第二热箱略有松弛,故丝条实质上进行了补充热定型,以消除纤维的内应力,促使部分能量高的分子链段解取向,达到纤维结构稳定的目的。 丝条在进入**热箱后,丝温达到90~100℃时,拉伸应力明显下降,丝条即发生拉伸。**热箱的主要作用就是在张力作用下对丝 条进行拉伸和扭曲,并对拉伸和扭曲所产生的形变进行紧张热定型。而冷却板的作用则是使纤维的温度降至60~70℃左右,固定丝条的热变形、降低其热塑性,以使丝条具有一定的刚性,更利于捻度的传递。 丝条自第三拉伸辊输出后,即进入上油系统。对丝条进行上油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纤维的平滑性、抱合性,减少纤维静电,使卷绕成的丝锭退绕和织造性能良好。不同的织造方法对长丝的含油率的要求不同,一般来说,含油**控制在2.5±0.3%左右。 上过油之后,丝条即进入卷绕系统。在卷绕辊的带动和横动导杆的往复运动下,丝条被卷绕在丝筒上,成为最终产品—DTY丝锭。 2.1.2 加弹工艺的制定 要生产出性能良好的成品丝,加弹工艺的制定至关重要。影响成品丝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、假捻张力、假捻度、加热和冷却时间。但是在实际生产中,因设备的结构已定,某些因素,如加热器和冷却板的长度已不能调节。因此,实际可调的工艺参数演化为加工速度、变形温度、拉伸倍数和速比(假捻器捻盘或假捻皮圈的线速度与丝的加工速度之比)。而假捻张力成为受工艺条件影响的次级工艺条件,对整个假捻过程的稳定性和成品丝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。 一般说来,加弹工艺条件的制定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 ①根据POY的物理指标及以前加工过同样品种或近似品种的工艺,选定工艺较合适的机台进行工艺上机前的快速调试,一般调试12~24锭丝; ②测定调试时的假捻张力、卷绕张力,并计算解捻张力(假捻器后方的张力)与加捻张力(假捻器前方的张力)的比值(K值); ③测试成品丝的物理指标,一般测试成品丝的纤度、伸度、卷曲收缩率和卷曲稳定性,并观察成品满卷丝锭的外观; ④根据调试时所测加、解捻张力、卷绕张力、成品丝的物理指标以及外观等情况,设定最终工艺参数; ⑥工艺参数上机后,及时进行质量跟踪,包括加、解捻张力、成品丝的物理指标、外观等。特别是最终工艺与调试工艺相差较远时,更应加紧工艺上机后的质量跟踪; ⑦如果工艺上机后质量不太理想,可根据工艺调整的一般规律或经验再次调整工艺。 2.2 加弹设备 目前普遍使用的拉伸变形机主要分为两大类:一、叠盘式拉伸变形机;二、皮圈式拉伸变形机。两种类型的拉伸变形机的区别主要在于假捻器的构造。 2.2.1 Barmag机型 2.2.2 33H机型 2.3 张力控制系统 2.4 名词解释 (1)纤维:柔韧且细长,长径比大于1000的物质。 (2)纤度:丝的粗细程度,一般用一定长度的丝的重量来表示。单位为分特(dtex)或旦尼尔(D)。分特为一万米的丝重多少克,旦尼尔为九 千米的丝重多少克。如167dtex为一万米的丝重167克,也就等于150D。 (3)单丝数/孔数:组成一束纤维的单丝总数,单位为F。如167dtex/288F就是指一根167分特的丝中有288根单丝。 (4)涤纶:是我国对聚酯纤维的总称,化学名称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”。 (5)断裂强度:纤维被拉伸至断裂时所能承受的**负荷成为断裂强度。一般用相对断裂强度来表示,单位CN/dtex。 (6)断裂伸长:纤维被拉伸至断裂时增加的长度与原来的长度的比值,用百分数(%)表示。 (7)网络度:单位长度的纤维所含有的网络节点数,单位个/米。这里讲的网络是指为了增加一根丝中单丝之间的抱合性,利用压缩空气通过喷嘴对正在生产的丝吹上有规律的结点。 (8)含油率:纤维中油剂的重量与纤维和油剂总重量的比值,用百分数(%)表示。(9)沸水收缩率:单位长度的纤维放在沸水中煮沸30min后,长度的变化量与原来长度的比值,用百分数(%)表示。 (10)卷曲收缩率:单位长度的纤维在热空气及轻负荷下,长度的变化量与原来长度的比值,用百分数(%)表示。 (11)染色M率:即染色合格率。指一定数量的丝锭与标准丝进行染色对比,色差在灰卡级判色标准4.0级(含)以上的丝锭数量与总丝锭数量的比值,用百分数(%)表示。 |